切换到宽版
走进非洲,爱上非洲!·社区工具·查看新帖·设为首页

中非金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非金融网 金融社区 金融社区 非洲各国 中非 乍得国家概况
查看: 6326|回复: 0

[乍得] 乍得国家概况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1-9-30 16:15:30 |显示全部楼层
国名 乍得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ad,La République du Tchad)

  面积 1284000平方公里。

  ,人口 1091万人(2009年伦敦经济季评估计数字)。全国共有民族256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瓦达伊族、图布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官方语言为法语和乍得阿拉伯语。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恩贾梅纳(N'Djamena),原名拉密堡(Fort-Lamy),1973年9月5日改为现名。人口76万人(2009年估计数字)。最高气温42˚C(4月),最低14˚C(12月)。

  国家元首 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eby Itno),1990年12月4日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4日就任总统。1996年8月8日、2001年6月18日和2006年5月28日三次蝉联。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日):8月11日;自由民主日(即代比执政日):12月1日。

  简况 位于非洲中部,撒哈拉沙漠南缘,内陆国家。东邻苏丹,南与中非、喀麦隆交界,西与尼日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北接利比亚。北部属沙漠或半沙漠气候,中部属萨赫勒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炎热。除北部高原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27˚C以上,北部可达29˚C。

  早期居民为萨奥人,“萨奥文化”是非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9至17世纪先后建立加涅姆-博尔努帝国、瓦达伊王国和巴吉尔米等穆斯林王国。190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10年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领地。1911年,部分领土被法出让给德国以换取德承认法对摩洛哥的“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归法国。1946年成为法海外领地。1957年初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1月28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宣告独立,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François Tombalbaye)任国家元首。1975年4月,马卢姆发动军事政变,成立军政府。1978年古库尼反政府武装大举进攻。1979年马卢姆被迫辞职,此后政权几经更迭,政局持续动荡。1982年6月哈布雷攻占首都,并出任总统。1989年4月,乍武装部队总司令伊德里斯·代比等人与哈布雷决裂,并于1990年3月创建爱国拯救运动 (简称爱拯运)。同年12月,代比推翻哈布雷政权,出任国务委员会(临时政府)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4日就任总统。

  政治 代比执政后,实行多党制,1993年初召开了由各党派参加的最高全国会议,确立过渡机制。1996年3月举行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6月举行总统选举,代比胜出。1997年3月举行立法选举,爱拯运获议会绝对多数。代比政府一面武力清剿境内反政府武装,一面举行政治和谈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一度取得显著效果。2001年5月和2002年4月,代比和爱拯运分别再度赢得总统大选和立法选举。2003年,乍境内反政府武装基本平息。2005年以来,发生多起未遂政变,反政府武装死灰复燃并迅速发展壮大,活跃在东部与苏丹交界地区,并屡次西进。2006年5月,乍举行总统大选,代比在反对党集体抵制的情况下胜选连任。12月,主要反政府武装之一“变革联合阵线”归顺政府。2007年8月,爱拯运等总统多数派政党与18个反对党签署政治协议,宣布实现和解。10月,乍政府与“争取民主和发展力量联盟”(UFDD)等4支主要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议。11月,双方冲突再起。2008年1月底2月初,反政府武装联军自东部发动攻势,一度占领首都恩贾梅纳大部分市区。乍政府军经过激战夺回首都和全国控制权,反政府武装退回与苏丹交界地区的基地。2009年1月,乍8支主要反政府武装组成反政府武装联军“抵抗力量联盟”,选举蒂马纳·埃尔迪米(Timane Erdimi,乍总统代比侄子)为共同领导人。5月6日,“抵抗力量联盟”多支纵队数百辆皮卡车越过乍得和苏丹边境进入乍境内,并与政府军交战。10日,政府军方面宣布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歼敌200余人。

  【宪法】独立后第一部宪法于1962年4月制定。1993年4月4日,乍得最高全国会议通过了“过渡时期宪章”,作为过渡时期临时宪法。1996年3月31日举行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该宪法规定:乍得是一个建立在民主、法治原则和公正基础上的独立的、世俗的、社会化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实行政教分离。行政权由总统和政府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负责保证宪法的实施。总统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两届。同时规定如经国民议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可对宪法进行修改。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建议任免政府成员。总理为政府首脑,负责执行部长会议通过的国家政策。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构成,行使立法权。2005年6月,乍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次数和年龄的限制,将“参议院”改为由总统任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议会】国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选举法,共有155个议席,任期五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02年4月21日产生,议长为爱拯运成员纳苏尔·盖朗杜克西亚·瓦伊杜(Nassour Guelengdouksia Ouaidou)。各党派在国民议会中所占席位如下:爱拯运110席,争取民主进步联盟12席,争取共和行动阵线9席,争取发展与革新全国同盟5席,争取民主进步全国联盟VIVA派5席,争取革新与民主同盟3席,其它党派共11席。2007年8月,爱拯运与政治反对派达成协议,将原定于年内举行的立法选举推迟至2009年。

  【政府】2010年3月9日,乍得政府改组。本届政府共41人,包括:总理、政府首脑埃马纽埃尔·纳丁加尔(Emmanuel Nadingar),国防部长卡穆格·瓦达勒·阿卜杜勒卡德尔(Kamougue Wadal Abdelkader),对外关系部长穆萨·法基·穆罕默德(Moussa Faki Mahamat),掌玺、司法部长纳因巴耶·洛西米安(Naimbaye Lossimian),经济和计划部长穆罕默德·阿里·哈桑(Mahamat Ali Hassan),新闻部长、政府发言人凯达拉·尤努斯(Kedallah Younous),基础设施部长阿杜姆·尤努西米(Adoum Younousmi),内政和公共安全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贝希尔(Ahmat Mahamat Bâchir),环境和水产资源部长哈桑·特拉普(Hassan Térap),财政和预算部长加塔·恩古卢(Gata Ngoulou),畜牧和动物资源部长艾哈迈德·拉基斯·马纳尼(Ahmat Rakhis Mannany),公共卫生部长图夫塔·博格纳(女,Toufta Boguena),国民教育部长阿卜杜勒拉希姆·尤努斯·阿里(Abderahim Younous Ali),高等教育、科研和职业培训部长艾哈迈德·塔博耶(Ahmad Taboye),农业和灌溉部长帕希米·帕达克·阿尔贝(Pahimi Padacké Albert), 矿业和地质部长哈桑·萨利纳(Hassane Saline),石油和能源部长塔贝·欧仁(Tabé Eugène),国土整治、城市建设与住房部长吉姆兰加尔·达德纳吉(Djimrangar Dadnadji),社会行动、民族团结与家庭部长恩加姆巴蒂娜·卡梅尔·苏(女,Ngarmbatina Carmel Sou IV), 人权与促进自由部长阿卜杜拉曼·贾斯纳巴耶(Abderaman Djasnabaye),公职和劳动部长阿卜杜拉耶·阿巴卡尔(Abdoulaye Abakar),邮政、信息与通讯技术部长让·巴沃约·阿林格(Jean Bawoyou Alingué), 小额信贷和反贫困部长法蒂玛·琼比(Fatimé Tchombi),公共整顿和促进良政部长阿马代耶·阿勒哈桑(Ahmadaye Al Hassan),文化、青年与体育部长吉贝特·尤努斯(Djibert Younous),旅游发展部长穆罕默德·阿劳·塔希尔(Mahamat Allaou Taher),商业和工业部长马优素福·阿巴萨拉(Youssouf Abassallah),水务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卡兰巴勒(Ahmat Mahamat Karambal),总理府负责权力下放的部长级代表哈米德·穆罕默德·达赫洛布(Hamid Mahamat Dahlob), 政府秘书长,负责政府与国民议会关系部长阿西娅·阿布(女,Assia Abbo)。

  【行政区划】 根据1996年4月通过的新宪法,乍得地方行政单位分为大区(Région)、省(Département)、镇(Commune)、村(Communauté Rurale)四级。2008年3月起,全国划分为22个大区(含恩贾梅纳市),下辖57个省级单位(含首都区),各省设有县级行政单位共500余个。

  【司法机构】 司法体系由宪法委员会、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初审法院和特别最高法庭组成。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法律、协定等是否违宪,并监督、审理、公布选举及公民投票结果。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包括刑事法庭、行政法庭和经济法庭,由16名成员组成,院长由总统征求参众两院议长意见后以法令形式任命,法官实行终身制。最高法院院长阿布戴拉希姆·布雷梅·哈米德(Abderahim Bireme Hamid),总检察长阿哈马特·阿格雷(Ahmat Agrey)。特别最高法庭负责审判总统、政府成员及其同谋的叛国案。

  【政党】1991年9月乍得实行多党制。迄今已有87个合法政党,主要有:

  (1)爱国拯救运动(Mouvement Patriotique du Salut,MPS):简称爱拯运,1990年3月11日成立,执政党。原为反哈布雷的政治、军事组织。创始人为代比总统和马尔东·巴达·阿巴斯(Maldom Bada Abbas)等人。政治纲领:主张多党民主,发展混合经济;捍卫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和不结盟政策,遵守联合国和非盟宪章,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该党设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和执行局,在全国各地均有基层组织。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中央委员会是最高执行机构,执行局是中央委员会常设机构,现有40名成员。应2/3以上中央委员要求可召开全国特别代表大会。 2001年3月召开特别党代会,代比继任党主席。阿巴斯任名誉主席,2008年5月,爱拯运第四届全会召开,马哈迈德·萨利赫·阿杜姆·乔鲁当选(Mahamat Saleh Adoum Djorou)为总书记。

  (2)争取民主进步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RDP): 1992年3月10日取得合法地位。创始人洛尔·马哈马特·舒瓦(Loe Mahamat Choua),曾任国家元首和过渡时期最高委员会主席。1997年12月,该党与爱拯运签署合作协议。2001年总统大选中支持代比。2003年12月,舒瓦宣布解除与爱拯运的联盟关系。2007年8月,参与国内和解进程,签署“8·13和解协议”。目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10席,为第一大反对党。

  (3)争取共和行动阵线(le Front d’Action pour la République,FAR):反对党,前身为争取共和行动力量阵线,1993年改组,1995年成为合法政党。代表南方富裕地区利益,主张建立联邦共和制,限制中央政府权力,增加地方自治权;政教分离,保护人权;重建军队,消除强权政治和部族主义;推行和平外交,促进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党主席恩加尔勒吉·约龙加尔(Ngarlejy Yorongar),曾在哈布雷时代任职于警察部门。1996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98年因被指控污蔑总统和议长贪污被判处3年监禁,1999年获特赦。曾参加1996年总统大选,获1%选票。在2001年5月的大选中获得13.97%的选票,居第二位。2006年参与抵制总统选举。2007年,该党拒绝签署“8·13和解协议”。目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8个席位。

  (4)争取发展与革新全国同盟(Union National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et le Renouveau,UNDR):反对党。1992年7月21日取得合法地位。主张维护国家和平、团结,实现民族和解;建立一支真正全国性的职业化军队;发展社会经济、农业、畜牧渔业、水电、交通、旅游和手工业;实行地方分权,让妇女和有能力的人参加国家管理;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实现粮食自给等。主席为萨莱赫·凯布扎博(Saleh Kebzabo),曾任第一届过渡政府的贸工部长、乍新社社长,《恩贾梅纳周刊》的创始人。2007年参与政治和解进程。目前在国民议会中拥有5席。

  (5)争取民主与进步全国联盟VIVA派(VIVA/Rassemblement National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RNDP):参政党。1992年1月29日成立,4月2日成为合法政党。1993年改为现名。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和谈解决叛军问题;以民主原则建立多党制,保证三权分立;振兴经济,扩大就业。党主席努尔丁·德尔瓦·卡西雷·库马科耶,曾任司法、公共工程、邮电、高教等部长。1993年11月任过渡政府总理。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再次出任总理。现任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主席。目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3席。

  (6)争取革新与民主同盟(Union pour le Renouveau et la Démocratie,URD):反对党。1992年1月26日成立。主张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实行半总统制,三权分立,建立享有行政、财政自主权的省或地区,以向联邦制过渡;建立调控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自由经济体制。党主席卡穆格·瓦达勒·阿卜杜勒卡德尔(Kamougué Wadal Abdelkader),曾任部长、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等职,现为国防部长。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3席。

  【重要人物】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总统。1953年生于比尔廷省。扎卡瓦族人。70年代曾留学法国。1979年加入乍得民族解放阵线—北方武装部队。1982年6月任“北方武装部队”副参谋长。同年12月出任乍得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1984年6月起任全国独立和革命联盟中央执行局军事和安全书记。1985年11月被派往法国军事学院进修。回国后任总统府国防与安全顾问。1989年起流亡苏丹。1990年3月任乍得爱国拯救运动主席。同年12月就任乍得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就任总统。1996年6月在乍得首次多党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2001年6月和2006年5月两度蝉联总统。信奉伊斯兰教。已婚,有多个子女。

  经济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排名中,乍得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71位。代比执政后,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重点整顿棉花公司等国营企业和公职部门;鼓励私人投资和发展中、小企业;宣布实行企业私有化和自由经济;打击走私,保证税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外国投资。2000年乍石油开发计划正式启动。2003年7月,南部多巴油田顺利投产,乍得-喀麦隆输油管道开通,乍石油生产及出口能力骤增,经济一度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增速放缓。近年来,乍继续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推进国家减贫战略,加强和改善财政管理,大力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颁布了新能源法。但由于常年战乱,国家军费开支居高不下,加上棉花产量下降,乍经济发展乏力,困难重重。2009年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

  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洲法郎)。

  汇率:1美元=447.8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5.0%。

  (资料来源:英国伦敦经济季评)

  【资源】矿产资源较丰富,但大多尚未开采。主要矿产有天然碱、石灰石、白陶土和钨、锡、铜、镍、铬等。1970年以来,乍得湖塞迪吉地区、多巴盆地和瓦达伊盆地均发现石油。其中多巴盆地蕴藏量约9亿桶,世界银行预计乍得石油储量有望超过20亿桶。

  【工业】主要为石油开采和农、牧产品加工业。2006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6%,7%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目前全国石油可开采储量12亿桶,2007年日产原油能力约为15万桶。全国有22家棉花加工厂,总加工能力为18.8万吨。另有一些纺织、卷烟、面粉、饮料、制糖、农机制造等中小企业。此外,乍得年产天然碱约1万吨,部分供出口。电力供应不足,电价昂贵,全国仅2%的居民,首都仅9%的家庭能够用电。受电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等困扰,乍工业发展困难较多。

  【农牧业】随着石油的开发与生产,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2006年为21.9%。全国可耕地面积5200万公顷,已耕地700万公顷。乍得湖平原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还有少量稻米和小麦等。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全国约有1/4人口从事棉花种植,2005年出口额为422亿非郎,占出口总额的2.6%。其它经济作物还有烟草、花生、芝麻、甘蔗和阿拉伯树胶等。近年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棉花 21.5   17.0  18.1

  高 梁 55.4  65.9  58.5

  木薯  6.5  44.7  47.3

  黍   54.9  56.0 49.7

  甘蔗  34.3  36.6  39.1

  乍得是中部非洲地区主要畜产国, 40%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业。2006年出口额为2.2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除石油外)的54%。

  【服务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商业、交通、电讯等服务性行业逐步恢复。2006年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5%。全国2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和公共领域。

  【交通运输】内陆国家,无铁路,主要靠公路运输。公路:总长3.34万公里,其中柏油路524公里,多数公路仅能在旱季通行。

  水运:主要集中于沙里河和洛贡河,内河航道总长4830公里,其中2000公里河段能四季通航。出海须经喀麦隆杜阿拉港(距恩贾梅纳1500公里)或尼日利亚的哈科特港(距恩贾梅纳1700公里)转运。

  空运:恩贾梅纳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飞机,通往欧洲及周边国家。法国、喀麦隆、利比亚、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等有定期航班飞往乍得。2004年2月,原乍得航空公司更名为“Toumai Air Tchad”,经营中部非洲地区和中东航线,并与法航合作经营恩贾梅纳-巴黎航线。

  【财政金融】近年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非洲法郎):

     2005  2006  2007

  收入 2772  6075  7358

  支出 2758  2985  3606

  差额 1162  3090  3752

  (资料来源:乍经济计划部统计局)

  2007年外汇储备约为9.98亿美元(不包括黄金)。2006年底外债总额为17.7亿美元。(资料来源:2008年英国伦敦经济季评)。

  货币发行受中部非洲国家银行(BEAC)掌控。金融市场不健全,贷款利率较高,居民储蓄率低。现有乍得发展银行(BDT)、乍得国际农业银行、乍得信贷银行(BTCD)、法国兴业银行乍得分行、子午线银行集团西非国家银行乍得分行(BMBT)、财政银行(FB)、苏丹商业银行乍得分行、乍得阿拉伯利比亚银行(BTAL)和萨赫勒-撒哈拉投资商业银行乍得分行等9家商业银行。

  【对外贸易】2003年起原油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2006年占出口总额的86%。畜产品和棉花是乍传统出口商品,主要进口石油制品、化工、机电产品、建筑材料、汽车、纺织品、食品、药材等。主要出口对象国是法国、美国、中国、韩国和葡萄牙;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法国、喀麦隆、美国、比利时、葡萄牙等。近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非洲法郎)

     2004  2005  2006

  出口 11580  15990 21230

  进口 4540  5890  6500

  差额 7040  10100  14730

  (资料来源:乍经济计划部统计局)

  【外国援助】外援在财政收入和预算中占很大比重。主要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士以及联合国、欧盟和非洲开发银行等。2004年共接受外援3.18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1.62亿美元,多边援助1.56亿美元。

  【外国资本】因石油开发前景看好,外国资本近年大量涌入。2000年4月,美国埃克森和雪佛龙两大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组成石油开发集团,参与乍石油开发项目。同年6月,世界银行批准向乍得和喀麦隆两国政府分别提供3950万和5340万美元贷款用于乍喀输油管道建设项目,总投资37亿美元。2003-2005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7.13亿美元、4.78亿美元和7.05亿美元。

  人民生活 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超过55%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乍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匮乏。全国共有429个医疗卫生中心,总床位3962张,其中综合性医院仅3所,即恩贾梅纳中央医院、军事医院和自由医院。1998~1999年,全国有290名医生和1837名护士。人均预期寿命44岁,人口年增长率3.1%。卫生覆盖率30.6%,饮用水覆盖率27%,婴儿死亡率11.5%,成年人爱滋病感染率3.5%。常见病有:疟疾、肝炎、脑膜炎、麻风病、淋病等。

  军事 1991年1月,代比总统将全国武装部队改编为乍得国民军。全国共划分为8个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半。乍军队和宪兵总数34850人。其中陆军约25000人,空军350人,共和卫队5000人,宪兵4500人。总统代比中将为最高军事统帅。

  文化教育

  【教育】乍得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2004年乍成人识字率为38%,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指数。小学与中学入学率分别为71%和15%。高等教育主要由恩贾梅纳大学、费萨尔国王大学、蒙杜商业技校、阿贝歇科技学院、萨尔赫天文和环境学院等提供,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1500人。2003年,全国共有3653所小学,209所初中和36所高中。

  【新闻出版】全国有35家报社,均为私人所有。《进步报》为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每日印数达3万份。较有影响的报刊还有《时代报》、《观察家》、《我们的时代》等。

  乍得新闻社为国家通讯社,成立于1966年。

  乍得国家广播电台1965年成立,主要用法语、萨拉语、阿拉伯语广播。

  乍得国家电视台1987年12月成立,节目覆盖首都和乍西南部地区。用法语和阿拉伯语播放节目。定时转播喀麦隆电视节目。

  【通讯】 通讯业落后,费用高,覆盖率低。乍得电信公司(Soteltchad)垄断乍固定电话和国际长话业务,2005年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3000户。2000年,“Anglo-Dutch MSI Mobicom(Celtel)”和“Egyptian Orascom”(Libertis)公司进入乍移动通信市场,2004年Libertis因未能偿税而倒闭。到2006年底,Celtel公司共有注册用户372000个。2005年10月,瑞典移动电话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MIC)进入乍得市场并迅速扩展业务,2006年该公司已有注册用户186700个。2005年,乍Internet服务共有40000个注册用户。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强调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稳定的周边环境;支持非洲团结,致力于加强同西方大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关系;重视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及非洲国家的关系。截至2007年底,乍与世界上8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或领事关系。

  【同我国的关系】1972年11月28日,中乍两国建交。 1997年8月12日,乍得政府违背中乍建交公报原则,与台湾“复交”,中国政府宣布自8月15日起中止同乍得的外交关系。2006年8月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乍得外交部长阿拉米在北京签署两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2006年8月,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赴乍出席代比总统就职典礼。10月,乍得基础设施国务部长率团访华。11月,阿拉米外长率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7年1月,李肇星外长访乍。4月,阿拉米外长访华。9月,代比总统访华。2008年3月,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访问乍得。5月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代比总统和阿巴斯总理分别致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慰问,乍得对外关系部长穆萨·法基·穆罕默德(Moussa Faki Mahamat)赴中国驻乍得使馆吊唁。8月,乍得总理阿巴斯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10年8月,乍得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吉贝特·尤努斯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乍得国家馆日活动。

  2011年2月,杨洁篪外长访问乍得。

  2010年中乍贸易额为8.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5.7%,其中中方出口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4%,进口4.96亿美元,同比增长658.5%。中方主要进口石油,出口电子器材、茶叶、纺织品等。

  两国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2008年7月,乍得国家舞蹈团来华访问演出。8月,乍得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吉贝特·尤努斯来华观摩北京奥运会。

  中国驻乍得大使杨广玉,2009年8月18日向代比总统递交国书。馆址:乍得共和国恩贾梅纳市1区住宅、行政和商业小区第1021街(库夫阿大道)。Rue No.1021 (Boulvard de Koufra) Quartier Residentiel, Administratif et Commercial, Premier Arrondissement, N’Djamena, République du Tchad。通讯地址:乍得恩贾梅纳735号邮政信箱。B.P.735 N’Djamena Tchad。电话:00235-2522949。

  乍得驻华大使艾哈迈德·松吉(Ahmed Soungui),2007年3月21日向胡锦涛主席递交国书。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东路1号塔园外交公寓2号楼2单元10层2号。电话:008610-85323822。

  【同法国的关系】乍法传统关系密切。法是乍第一大援助国,两国签有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一系列合作协定。法在乍设有军事基地,驻军1200人。法军向乍政府军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持,并曾协助其击退叛军对首都的进攻。法援助额占乍所获外援总量三分之二以上,有100多名专家在乍政府主要部门工作,侨民超过2000人。苏丹达尔富尔危机爆发后,法派200名军人赴乍苏边境执行人道救援任务。法公司几乎承包了全部乍喀石油管道建设工程。2008年2月,法国国防部长埃尔维·莫兰、总统萨科奇先后访问乍得。7月代比总统对法国进行私人访问。11月法国外长库什内访问乍得。2010年4月,代比总统对法国进行私人访问。

  【同美国的关系】乍美于1961年建交。随着乍石油开发项目的上马,两国关系得到加强。美国成为乍第一出口目的地,美石油公司参与乍得石油开发,约有2000多名美石油技术人员在乍工作。美迄已向乍政府提供2.8亿非洲法郎资金援助,并向乍教育、环保、社会等部门小型项目提供物资或资金支持。美有数十名士兵在乍北方排雷,在乍派有一支28人的“和平队”,并帮乍进行反恐培训。2005年1月,美乍签订司法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援助协议。2006年4月、9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助理唐纳德·山本两次访乍。5月,美乍签署民用航空安全司法合作协议。2008年8月,美国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布什总统特使理查德·威廉姆森访问乍得。

  【同苏丹的关系】乍与苏丹关系曾长期友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爆发后,乍苏关系出现波折。2003年1月,乍苏两国在喀土穆举行两国高级混委会并达成协议,建立边境安全联合部队、成立乍-苏-中非三方委员会以监督边界安全。2005年 4月,乍宣布停止担任达尔富尔问题调解人,要求苏丹尽快解除在苏境内的乍反政府人员武装。10月,乍谴责苏支持乍反政府武装,关闭驻苏领馆,并要求苏关闭在乍阿贝歇的领馆。12月,乍政府宣布与苏丹“处于交战状态”。2006年2月8日,乍苏在非盟和利比亚等国调解下签署和平协议。4月,乍指责苏支持叛军对首都的进攻,宣布断绝与苏丹外交关系。7月,苏丹外长作为总统特使访乍,双方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纪要。8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乍,与代比总统会谈并决定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2008年2月,乍叛军攻入首都恩贾梅纳并控制大部分地区,后被乍政府军击退。乍谴责苏支持叛军。3月,在塞内加尔和利比亚斡旋下,乍苏签署达喀尔和平协议,决定结束敌对状态。5月,苏反政府武装突袭首都,苏方指责乍政府背后支持,宣布与乍断交。在利比亚等国斡旋下,双方于11月恢复外交关系。2009年10月,苏丹总统顾问加齐访乍寻求改善关系,2010年1月,双方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协议。2010年2月,乍得总统代比访苏。

  【同利比亚的关系】乍得与利比亚因领土争端等问题曾长期不和。1994年2月3日,国际法院将乍利争议领土“奥祖地带”裁决归乍后,乍利关系改善并不断发展。双方签署了《乍利睦邻、友好与合作条约》及多项合作协定。2005年乍外长阿拉米、总理约阿迪姆纳吉、总统代比先后访利。2006年1月,代比访利。2月,代比赴利出席关于达尔富尔问题和乍得同苏丹纠纷的非盟小型首脑会议。5月,乍总理约阿迪姆纳吉代表代比参加在的黎波里举行的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首脑峰会。11月,代比赴利比亚与利领导人卡扎菲就达尔富尔问题和乍得-苏丹纠纷等进行紧急磋商。同月,代比再次赴利出席达尔富尔问题小型峰会。2008年6月、7月,代比总统两次访问利比亚。

  【同中非关系】1997年1月,乍派兵参与了在中非的维和行动。2001年11月,中非前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博齐泽(François Bozizé)流亡乍得后,两国关系持续紧张,多次发生边界冲突。2003年3月15日博齐泽武力夺权上台后,乍与中非关系迅速改善。2004年6月,乍得和中非签订建立边防混合部队的协议。8月,中非总统博齐泽对乍进行过境访问。2005年12月,中非总统博齐泽访乍,与代比会晤。2006年5月,博齐泽访乍,祝贺代比蝉联总统。2008年2月,博齐泽访乍。6月,博齐泽过境乍得并会晤代比。

  【同其它非洲国家的关系】乍是非洲联盟、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尼日尔河流域国家组织、乍得湖盆地委员会等非洲区域性组织的成员。乍得重视发展同邻国及其它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地区合作。

  2008年1月,代比总统访问加蓬并出席加蓬、乍得、刚果(布)三方峰会。同月,代比总统出席了在的黎波里举行的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8国小型峰会。3月,代比总统前往刚果(金)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赴达喀尔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4月,代比赴尼亚美出席尼日尔河盆地组织峰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Copyright ©2011 xxx.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已备案)

平平安安
TOP
回顶部